华胥缘(一)
2020-02-15 来自: 丝路国际传媒网
2020年这个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大家都成了宅家族,也刚好,可以好好理一下思路,对华胥文化的痴迷和执着到底对错?这么多年的坚持,出路到底在哪里?
思绪一度回到了2012年。
从朋友那里了解到西安市蓝田县有一个华胥陵,就在纺织城东的华胥镇,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母亲华胥氏的陵寝。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对华胥氏是全然不知的。但是骨子里的民族情结让我恨不得马上去瞻仰一下这个中华民族的母亲陵。在朋友的带领下,我认识了当地的负责人,也去瞻仰了华胥陵。然而,当那残存的一角土台(华胥陵年久失修,目前仅留一角土台)印入我眼帘的时候,我的内心说不出的痛,这就是让我油然心生敬仰,为西安由衷感到骄傲的母亲陵吗?
离开华胥陵的时候,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情感。
出生在70年代初的我,听着《岳飞传》《杨家将》长大,也是从那个时候,保家卫国的民族情愫埋种在了心底,并日益滋生为一种家国情怀。总想为我们***做些事情,所以那段时间正在和我的公益团队商量着准备去做一个大的公益项目——治理沙漠。从华胥陵回来后的那段时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开始上网搜索,我想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关于华胥陵的故事,治理沙漠的公益项目也因此暂时放了下来。
网络上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我又想办法联系到了西安市蓝田县研究华胥文化的曾宏根老师,从他那里获取了更多的信息,华胥氏的形象也在我心中变得越来越鲜明。华胥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史可考,有踪迹可寻,有传说可讲,有诗歌颂扬,有碑石记载,有陵墓可祭祀的***位母亲。西安蓝田的华胥陵是专家公认华胥氏***的陵寝,这对于我们西安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华胥陵对于凝聚海内外华人是多么的有价值,如果我能号召社会爱心人士保护重修母亲陵,这难道不是***的公益吗?
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保护重修母亲陵的想法一旦在我内心萌生,我就会不断滋养它,让它尽快发芽长大。我联系到当地政府,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我负责华胥文化的宣传,还有一年一度的华胥陵祭祀活动的举办。
我开始带着团队走访全国跟华胥文化有关的遗存,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甘肃、四川、青海、陕北……,期间,还拜访了国内研究华胥文化的专家、学者。对华胥文化的了解越深,就越发觉得它珍贵,我们常常在说中华民族一家亲,但是我们又常常自称“炎黄子孙”,要知道炎帝黄帝可是汉族的祖先,南方的少数民族认同的是蚩尤、伏羲和女娲,那么华胥氏作为伏羲女娲的生母,炎帝、黄帝和蚩尤的直系远祖,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吗?中华之“华”,就来源于华胥之“华”,因此,我们应该自称“中华儿女”才对。
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华胥文化,我要号召有志之士一起保护重修我们的母亲陵。带着这个想法,开始了我的华胥文化保护传承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这一路走来,真的很累。专家考证的华胥氏时代距今大约8000-***00年,距离我们太久远。民间普遍流传的华胥氏的故事又大多是神话传说,对于华胥氏的认知仅停留在有限的一个范围。而且越是深知华胥文化的高度和意义,越是变得畏首畏尾,要怎样才能还14亿华人一个真正的母亲陵,一个中国的“麦加”?肩上的担子因此也变得越来越沉。
为了让更多的华人了解华胥文化,只有不停地宣传,宣传就要投入,没有任何收益,加之经济环境造成的原产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华胥文化的传承发展之路变得难上加难。想要重修母亲陵,为中华儿女打造一个真正的精神***的发心,在缺少资金,举步维艰的现实面前,越发让肩上的担子变得沉重。其中的苦,也许只有自己知道。当面对团队和外界的不理解时,我常常自嘲,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我已经做好经历九百八十一难的准备了。
“总有人像我辛苦走这糟,孤独与喝彩其实都需要,成败得失谁能预料,热血注定要燃烧。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这是我***喜欢的一首歌曲,送给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送给我的团队,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挑战,加油!(华胥文化 李奇)
【未完待续】
编辑:李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