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国汉学家到访古城西安,聚焦“文旅融合、文明中国”——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班开班
2019-09-24 来自: 丝路国际传媒网
9月7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总协调,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班开班仪式在西安举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宗哲、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磊、文化和旅游部***交流与合作局政策研究处处长梁川、来自26个***33名海外青年汉学家,以及研修单位代表、授课专家等出席。开班仪式由陕西师范大学***汉学院院长张华主持。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是文化和旅游部针对海外青年汉学家的***学术文化交流***项目,旨在搭建支持海外青年汉学家开展中国研究的***性平台。该项目自2014年实施以来,在北京、上海、陕西、河南、重庆、广东、浙江等地共举办了18个研修班,邀请了来自103个***551位青年汉学家来到中国,亲身见证当代中国的发展,充分开展汉学***交流。
嘉宾与研修单位代表、青年汉学家合影(摄影:张曦)
在开班仪式上,李蕊受文化和旅游部***交流与合作局委托,代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向前来参加研修活动的各国青年汉学家表示欢迎,并提出殷切希望。她鼓励大家专注学习,创新研究,并且珍惜这次研修机会,真正成为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同时,李蕊还希望学员们能够用心交流、广结友谊,她指出,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不仅是中国与各国青年汉学家之间交流的平台,也是世界各国青年汉学家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本次研修聚焦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这也是***很多***正在面对的课题,希望大家分享经验和案例,提出积极建议和创新观点。最后,她勉励学员们珍惜时间,务实收获,保持交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希望可以跟进青年汉学家的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等,共同维护***汉学的“朋友圈”。
任宗哲在致辞中介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从中国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班以“文旅融合、文明中国”为主题,邀请青年汉学家围绕陕西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旅游发展、“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等话题展开思想交流与碰撞。他还特别指出,本次研修班完善了更多旅游产品和线路的考察,使各位青年汉学家能够对历史与现代遥相呼应、古朴与时尚***融合的新时代的文化陕西有一个更为深刻和难忘的体验。
李磊在致辞中表示,陕西师范大学已经成功承办了三届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活动,对于陕西师范大学而言,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为学校和这些世界***的汉学家及他们所在的机构搭建了相互交流的桥梁。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推动***汉学家和陕西师范大学深化交流、加强合作,开展更高层次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推动陕西师范大学在汉学研究领域走向新高度,打造陕西***汉学研究的新平台。
开班仪式现场(摄影:张曦)
开班仪式上,来自日本、伊朗、埃及、泰国、保加利亚的5位青年汉学家结合自身与中国、中国文化结缘的经历和感悟,以“我的中国故事”为题分别发言。
来自日本的川村明美(Akemi Kawamura)曾参与日本侨报出版社出版的“一带一路”相关图书的翻译工作。她希望通过本次研修,加强对中国当代发展和文化的了解,特别是此次在“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西安研修,使她有机会亲眼看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成就,深入感受丝绸之路的文化魅力。回国后她希望把此次研修中在中国的经历传递给广大的日本民众。
来自日本的川村明美发言(摄影:张曦)
伊朗学者、德黑兰大学外语学院中文系教授好麦特(Hamed Vafaei)分别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他表示,目前中国和伊朗的民众互相了解对方还需要通过西方的媒介,而中国和伊朗作为亚洲的文明古国,完全可以直接地进行交流,并且在当今世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今天参加研修计划的各位青年汉学家就是这股改变的力量,而他也正致力于此。
伊朗学者、德黑兰大学外语学院中文系教授好麦特发言(摄影:张曦)
埃及学者、开罗爱资哈尔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教师穆成功(Nageh Mohamed Ibrahim Mohamed Taha)是出生在伊拉克的埃及人,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一直充满了他的生活。2016年起,他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他***次参加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他希望借此机会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希望把研修期间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两国的文学研究上。
埃及学者、开罗爱资哈尔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教师穆成功发言(摄影:张曦)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旅游安全标准局计划和政策分析员周弟龙(Visitsak Piewpong)是泰国的公务员,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为赴泰旅行外国游客提供服务。两年前,他来到厦门大学进行学习。他衷心地期盼通过此次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交流学习,深化对中国的了解。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旅游安全标准局计划和政策分析员周弟龙发言(摄影:张曦)
保加利亚学者、索菲亚大学古典与现代语言学院汉学系助教玛瑞娅·玛丽诺娃(Mariya Tinkova Marinova)表示,保加利亚的汉语教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仅有50多年的历史,而她在该领域已经有16年的教学经验,亲身见证了保加利亚汉语教学发展历史。一直以来,她对中国古代历史和考古学抱着浓厚的兴趣,近年来更是有了系统地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这些经历促使她与“丝绸之路”结缘,今年她的“中国故事”缘起“丝绸之路”的东部起始点——陕西西安。在开班仪式后的采访中,玛瑞娅·玛丽诺娃表示,这次研修为年轻的外国学者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不但可以提高自己学术水平,也有机会跟中国的学术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她对本次研修充满期望。
保加利亚学者、索菲亚大学古典与现代语言学院汉学系助教玛瑞娅·玛丽诺娃发言(摄影:张曦)
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班为期21天,是第六届丝绸之路***艺术节的重要专题活动,来自***26个***33名海外青年汉学家将围绕“‘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与现状”“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等主题展开研修活动。他们将参与由朱鸿、王双怀、甘晖、张建成、张辉等专家主讲的集中授课;还将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等合作单位,与研究课题对口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题研讨和交流;此外,青年汉学家们还将赴陕西延安和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进行调研考察,深入感受丝路文明,见证丝路沿线城市的巨大变化。
编辑:李金峰